砀山县人大常委会
当前位置:
乡镇人大
砀山县关帝庙镇:“人大+河长制”打造碧水蓝天
砀山县人大常委会
时间:
2021-11-02
浏览:
2864

“前两年,俺们在毛庄沟附近管理农田时,沟里的臭水发出的气味臭气熏天,通过镇政府的开挖治理,实行了河长制、栽植了风景树,现在可好了,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沟,沟里面有了鱼,天气干旱了能浇灌、遇到大水能排涝,真的是好极了。”日前,砀山县关帝庙镇毛庄村农民李正学高兴地对笔者说。

据关帝庙镇党委委员张剑辉介绍:近年来,镇政府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,将中心工作融入环境保护,结合开挖治理,着力探索环境保护“河长制”工作模式,11个行政村(社区)都配备了由人大代表参与的民间河长工作,“人大+河长”模式的建立,为打造关帝庙镇碧水蓝天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关帝庙是砀山农业第一大镇,境内河道密布,利民河、大汤沟、阚沟等大、中河流穿境而过。由于前些年对污染企业、养殖场治理不善,造成部分河流、坑塘污染较重,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。针对这一情况,镇人大通过走访调研,认真听取群众意见,建议镇政府把中心工作融入环境治理改善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去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,落实环保责任,和县环保局、镇文明办等职能部门一起,共关停、拆除污染企业、养殖场等150多家,在此基础上,镇人大会同镇政府积极协调县水务局,对该镇区域内的利民河、毛庄沟、阚沟等污染河流、坑塘全面进行开挖治理,并动员人大代表当好“河长制”水源管理的宣传员、巡河员、参谋员、联络员、示范员。

人大代表投身环保治理、参与反映河道污染问题、相比单一民间河长制具有一定优势。他们除了可以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,还可以通过镇人大监督,督促其他政府职能部门解决河道坑塘污染问题,由原来的“单一通道”转化为“双向通道”,环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,全镇6万多名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升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(文字/周效义)